正式版2014级护理专业培养计划 (1)

发布时间/2016-04-13 发布人/郑晨荷作者/ 来源/ 211

2014级护理专业培养计划

一、专业名称:护理

二、***码:630201

三、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和三校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三年   专科

五、就业面向:

1、各级综合性医院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

2、各级各类专科医院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护理和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

4、卫生和护理管理机构、护理科研机构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工作;

5、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养老机构的护理和卫生保健工作;

6、大、中、小学、幼教等机构卫生保健工作;

7、各护理院校护理实训中心实训指导、实验室管理工作;

8、各类健康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依据护理行业发展需要,主要面向临床护理一线岗位,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护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以及护理管理、预防保健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 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护理专业,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献身精神。

(2)专业素质: 具有护理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胜任护理工作,并勇于钻研业务技术,有较高水平的护理。

(3)文化素质: 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必要的科学素质。

(4)身心素质: 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 知识要求

(1)人文知识: 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及人文学科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2)护理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业务常规操作知识。

(3)运用工具知识: 学会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

3.能力要求

(1)具有正确的护理理念,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并进行效果评价;

(2)具有良好的基础护理操作能力,能熟练应用于护理实践;

(3)具有良好的专科护理技能,能熟练应用各种医疗仪器设备;

(4)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正确处理临床护理疑难问题;

(5)具有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能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

(6)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参与临床病区护理管理和决策;

(7)具有继续学习和创新能力,能适应职业变化和进行技术创新;

(8)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于护理实践。

七、职业证书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1、课程体系架构说明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教学模块,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素质教育体系。打破学科界限,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减少理论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加了特色实训课程,使学生能真正动手,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分为三个模块进行:护理程序模块、社区护理模块、护理技能模块。

护理程序模块—正常人体学基础、疾病学基础、药理学基础、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及临床护理;

社区护理模块—急救护理、中医护理、社区护理学、营养与膳食、精神科护理学、康复护理;

护理技能模块--护理技术见习、实习、专科护理见习、综合技能训练、毕业实习。

2.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正常人体学基础:

本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组成、结构、代谢、功能的一门科学,它和医学其他各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及本门课程在医学护理专业的地位和作用,从实际需要出发,教学上以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为主。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基本形态结构、代谢及各系统多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产生原理和调节过程,同时掌握学习正常人体学的基本技能及方法,为学习其它护理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疾病学基础:

本课程包括病理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包括总论、基本病理过程,主要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经过、结局及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并以此揭示疾病的本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包括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两部分,介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免疫的基本概念、功能、机体免疫应答的基本规律。

(3)药理学基础:

本课程总论部分包括药物的基本概念、作用原理、药物体内变化规律的基本知识。各论部分包括临床常用药物,阐述各类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等。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技能,在护理工作中能正确执行处方、医嘱,并具有观察药物医疗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等能力。

(4)健康评估:

本课程作为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间的衔接课程。其内容包括健康病史的采集方法、症状评估、身体评估、特殊人群的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家庭文化和环境的评估等。

(5)护理学导论:

本课程是作为学习护理专业的启蒙课程。内容涵盖护理学的发展史与展望,介绍护理理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程序;护理伦理、护理护士行为规范、沟通与交流;护理与法等。

(6)护理学基础:

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重要的实践性技能训练环节,是护理岗位必备的护理技能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要的基本护理技术及其相关的护理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任务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7)母婴护理:

主要内容有女性特征,妊娠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高危妊娠护理,妊娠期并发症护理,妊娠合并症护理,异常分娩的护理,分娩期并发症护理,产后并发症护理,不孕症,围产期母子常见疾病护理,母婴护理常用操作技术。

(8)儿童护理:

内容涵盖从婴儿期至青春期,包括小儿生长发育,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与心理护理,社区儿童护理,住院儿童的护理,小儿营养及营养紊乱的护理,小儿各器官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和健康保健,常见急症的护理。

(9)成人护理:

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以人的健康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精选和优化组合教学内容,详细阐述成年人各系统常见健康问题和健康教育,侧重解决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并反映当今护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10)老年人护理:

主要介绍老年护理的有关概念,老年人的保健原则,老年人活动与安全、营养与饮食、安全用药、精神心理卫生、家庭护理等问题,老年人器官系统常见疾病与健康维护。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进行健康保健指导,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状态,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1)中医护理:

本门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中医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中医理论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学会中医护理技术并熟练地运用护理对象。

(12)护理管理学:

本门课程是一门研究护理管理活动基本规律与方法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是护理学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管理方法和技术,熟悉医院护理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作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计划、组织协调、沟通等基本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护理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13)社区护理学:

本课程以个体、家庭、和社区健康为主线,介绍和讨论社区护理的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体现社区护理的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社区护理“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恢复健康”的神圣内涵,并能使学生能把前期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指导后期的社区护理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护理服务,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目的。

(14)急救护理:

本课程结合国内外最新资料,从教学和临床实际出发,突破学科界限,遵循疾病演变和救护规律而进行设置。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将整体护理的思想和原则贯穿其中。整个课程包括急诊服务体系(院前救护、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的一般知识,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用重症监测技术和急救技术。

3.主要实践环节

(1)护理基本技能见习---该实践课程在第1学期开设,共64学时,每周4学时,实践的内容为《护理学基础》中的铺备用床法、暂空床法、麻醉床法、有人床更换床单法。

(2)护理基本技能、心理护理见习---该实践课程在第2学期18、19周开设,共64学时。1周医院见习,1周校内实训。1周医院见习内容为:各类铺床法、测量和记录生命体征等基础护理学科内容及健康评估和心理护理等学科内容。

1周校内实训内容为:无菌技术、口腔护理、测量生命体征、测量血糖等。

(3)护理见习---该实践课程在第3学期18、19周开设,共64学时。1周医院见习,1周校内实训。1周医院见习内容为:给药、注射(皮内、皮下、肌肉、静脉)、静脉输液、灌肠导尿等基础护理学科内容及内、外、妇产、儿科疾病护理等临床护理学科内容。1周校内实训内容为:肌肉注射、青霉素皮试、胃肠减压护理、T管护理及实施静脉输液等内容。

(4)护理基础技能、综合技能考核---该实践课程在第4学期12、13周开设,共64学时。实训内容:给药、各类注射法、青霉素皮试、静脉输液、心电图、喂奶与喂药、阴道冲洗、心肺复苏等。实训结束邀请各签约实习医院护理部主任考核验收。

(5)内外妇儿科、急救及社区护理实习---共41周,从第4学期第14周开始,包括实习前的2周见习。实习内容为: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护理、社区护理等各科室的实习。

4.课程结构比例

课程设置

学 分

占总学分比例

基础教育课程平台(公民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

28

17.7%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公共职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74

46.8%

实践教学环节

56

35.5%

合 计

158

100%

九、课程教学进度和实践教学安排

十、三年学习周数分配表(按照19周安排)

学期

理论教学

集中实践教学

合计

上课

考试

小计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

顶岗实习

实习

实训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小计

1

18

1

19

2

2*

2

4

23

2

14

1

15

2*

2

17

3

16

1

17

2

2

19

4

10

1

11

4

4

8

19

5

19

19

19

6

3

3

16

19

19

总计

61

4

65

51

2

53

118

备注:第1、2学期2周实训分散在教学周中。